(资料图片)
“板凳上的博物馆”课程“上新”(主题)
天津日报记者 刘茵
观展、听曲、点茶……昨日,来自河东区实验小学、45中学新疆班的近百名师生走进天津博物馆,参加由该馆组织的“板凳上的博物馆”系列课程。此次课程围绕《再现高峰──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》和《声动千年──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特展》,突出沉浸式学习体验,用文物生动还原历史场景。
《千年之声》课程围绕音乐文物展中的重点文物──王孙诰编钟、飞泉漱玉古琴,讲述文物的历史故事以及中国传统古代音乐的特点及传承历史。天博讲解员高艳以古琴故事为切入点,将古琴和编钟的形制和历史娓娓道来。为了提高课程的专业性,天博还专门邀请了天津音乐学院教师邱桐、赵浩然,从音乐演奏角度现场为孩子们演奏古琴和编钟,通过实景演奏《茉莉花》《高山流水》等曲调,加深了青少年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。展厅内,轻敲编钟,拨动古琴,悠扬的乐曲在老师们的用心演绎下,仿佛让展厅的文物“活”了起来,“诉说”着自身的艺术与文化内涵。《高山流水》的曲调一响起,瞬间把同学们带入了钟子期和伯牙“以琴知音”的奇妙世界。课程现场,承载着先人智慧与中华文明的王孙诰编钟与当代民歌《茉莉花》进行了一场跨越两千多年的会晤,动人的旋律让孩子们沉醉其中。 河东区实验小学五年五班的李淳铠对记者说:“在博物馆里聆听天籁之音,学习历史知识,了解礼乐文化,感觉很特别、很充实。”
《再现高峰──宋元特展中的瓷韵茶香》课程依托馆藏热门展览,天博器物研究部副主任李君作为策展人,以金正隆元年“熟伽泊猛安印”作为引子,为学生们讲述策展经历以及宋元时代背景。李君告诉记者:“本课程和人教版七年级下《历史》课本中‘猛安谋克制’内容相结合,让学生们在文物中学习历史、触摸历史、感受历史,立体沉浸式地感受宋元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魅力。”博物馆社教专员张维倩结合时代背景为学生们讲述了宋代五大名窑,引申到古人饮茶用具和饮茶方式变化。点茶是宋代“茶百戏”的重头戏,市收藏家协会紫砂专委会会长刘朴雅作为点茶老师参与到课程中,带领学生感受制茶文化,还原出宋代点茶场景。
天博党委书记于健告诉记者:“天博精心策划此次课程,积极吸纳优秀教师参与课程设计,用精巧的课程构思、新颖的课程展示、生动的课程讲解串联学生兴趣特点与学习实际,全面展现博物馆作为青少年教育‘第二课堂’的示范作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