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主题思想《朝花夕拾》十篇散文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貌,是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。
(相关资料图)
2、虽然是回忆性散文,但是有现实的斗争性和深邃的思想性,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着态度。
3、它的思想内容集中表现在以下两方面:⑴《朝花夕拾》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,具有对封建教育、封建道德、封建顽固派的批判意识。
4、《二十四孝图》中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、丑恶和残忍;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和《五猖会》中鞭挞了封建的教育制度、教育内容、教育方法对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的束缚、压制和摧残;《无常》一文中采用《聊斋志异》的讽刺笔法,揭露了人间没有公正的裁判,嘲讽了那些打着“公理”、“正义”旗号的“正人君子”;《父亲的病》中有力地痛斥了那些勒索钱财、草营人命的庸医;《琐记》中刻画了洋务学业内的“乌烟瘴气”;《藤野先生》则入木三分地勾勒出昏庸无耻、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丑态。
5、⑵《朝花夕拾》中着力表现作者从儿时到青年时期所体会到的人间真情。
6、表现了鲁迅在人格的铸造和思想形成过程中受到的主要影响,情深意切。
7、《阿长与山海经》中着重描述了阿长的勤劳、质朴以及对小鲁迅的关怀。
8、“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,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,一见面,就将一包书递给我,高兴的说:‘哥儿,有画的‘三哼经’,我给你买来了!”’,从而使“我发生新的敬意了”。
9、文章最后,“仁厚黑暗的地母呵,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!”,深切地表现了鲁迅对她的悼念之情。
10、同样令作者难忘的还有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中方正、质朴、博学的寿镜吾先生。
11、而《藤野先生》中那个治学严谨、教学认真、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,让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,“他们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,不倦的教诲,小而言之,是为中国,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;大而言之,是为学术,就是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。
12、他的性格,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,虽然他的姓名不为许多人所知道。
13、”这一段话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,表达了浓浓的师生之情。
14、[6] 艺术特色⑴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,作者无法忘却现实,常插入一些“杂文笔法”(即对现实的议论),显示了作者鲁迅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。
15、如《狗·猫·鼠》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,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,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“猫”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。
16、⑵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,以小见大,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,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。
17、如在《无常》中,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,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昧的特点,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,入木三分。
18、⑶作者在批判、讽刺封建旧制度、旧道德时,多用反讽手法。
19、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,其实是反话正说,在叙述中暗含着“言在此而意在彼”的巧妙讽刺。
20、如在《父亲的病》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,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,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。
21、⑷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。
22、如《五猖会》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;《无常》通过无常这个“鬼”和现实中的“人”对比,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“人格”不如“鬼格”的人的丑恶面目;《狗·猫·鼠》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23、⑸把记叙、描写、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,充满诗情画意,蕴涵丰厚。
24、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,绘声绘色,令人神往。
25、⑹注意人物的刻画和描写,运用白描的手法,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,采用了人物的肖像描写、动作描写、语言描写,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。
26、如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中旧学老先生寿镜吾;《阿长与山海经》中农村朴素妇女阿长;《藤野先生》中教学严谨的藤野。
27、⑺文集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人物形象“我”——作者自己。
28、《狗·猫·鼠》中有一个神往于“老鼠成亲”的充满童趣的“我”;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中有捉蟋蟀、捕鸟的顽皮好动的“我”,敢于提出“怪哉”为何物的充满好奇的“我”;《五猖会》中有对“背不出,不准去看会”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教育不满和反抗的“我”;而在《藤野先生》、《范爱农》、《琐记》中,则有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青年的“我”。
29、文集虽然记叙了作者若干生活片断,但各篇联系起来看,“我”从充满童心的孩提时代,到身受封建教育对心灵的损害而萌发叛逆思想,离家去异地走异路,成为青年爱国和革命民主主义者,其间的思想变迁、生活道路、性格兴趣,历历可见。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