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“退居二线”干部往往工作阅历和实践经验比较丰富,是“摸爬滚打”的解决问题“高手”,是“土生土长”的服务群众“能手”,还是“身怀绝技”的答惑解疑“好手”,他们熟悉单位的“一亩三分地”,实践经验接地气,是宝贵的干部资源。但大部分领导干部“退居二线”后与单位“两不找”,长期处于“赋闲”状态,造成了干部资源的极大浪费。用好用活“退居二线”干部这支特殊的、宝贵的队伍,让其充分发挥“余热”,能够很好的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。
强化尊重关心,让“不想躺平”的“退居二线”干部“高”起来。部分单位对“退居二线”干部管理相对松散,存在“不愿管、不想管、不敢管”的现象,使用上也有“边缘化”的倾向,导致“退居二线”干部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,处于半离岗状态。要树立“退居二线”干部是宝贵财富的思想,常与他们交心沟通,做到管理上不放任,工作上不放松,尊重关爱、理解信任和鼓励支持他们,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。要坚持“尊重本人意愿、发挥个人专长、服从组织安排”的原则,为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,努力营造心情舒畅、人尽其才、以用促管的良好环境和氛围。要大力宣传“退居二线”干部发挥作用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事例,消除社会上对“退居二线”干部的错误认识,端正对“退居二线”干部的态度,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。
突出激励引导,让“无所事事”的“退居二线”干部“动”起来。领导干部由于年龄或职位等原因“退居二线”后,普遍存在着失落感,思想情绪有所松懈,工作热情有所减退,加之部分单位安排的工作只是一些临时性的或可有可无的工作,导致这部分干部作用发挥不好。要加强“退居二线”干部思想政治工作,了解思想动态,倾听意见建议,加强政策宣传,保证其思想不滑坡。要结合“退居二线”干部的工作经历、能力特长和专业优势,妥善安排日常工作,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参与部门的中心工作,给他们压担子、交任务、挑大梁,发挥其能动性与积极性,使“退居二线”干部真正有人管、有事做。要认真落实激励奖惩政策,让消极无为者吃苦头,让扎实干事者有盼头,让“退居二线”干部通过努力尝到甜头,实现自身价值和工作价值的完美结合。要科学设置目标考核体系,定期对“退居二线”干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,增加他们的压力,催生他们的动力,激发他们的活力,树立干事导向。
着力传授经验,让“身怀绝技”的“退居二线”干部“传”起来。“退居二线”干部往往领导经验丰富、政策法规熟、群众威信高、社会关系多、门路广,要根据“退居二线”干部工作经历和能力等情况,积极发挥“传帮带培”作用,通过安排他们到相关业务部门指导和协助工作,抽调他们参与城镇建设、园区建设、群众工作等复杂而重要工作,为相关业务部门培养业务骨干,让其乐意“放热”。要充分发挥其特长优势,引导他们为年轻干部“带路”,通过和年轻干部“结对子”,采取“一帮一”等方式,帮助年轻干部尽快进入角色、弘扬优良作风、提高工作能力。通过“传帮带培”,使“退居二线”干部专业特长在合适的部门、合理的岗位充分体现,真正让“退居二线”干部有事干、干得好,将好的经验做法传承下去、推广开来。
注重示范引领,让“发挥余热”的“退居二线”干部“多”起来。“退居二线”干部越来越多,在干部队伍中的比重越来越大,让这部分人动起来、多起来,有助于带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。要建立特殊贡献表彰制度,对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,作出突出贡献、取得重大业绩、发挥正面突出影响的,及时予以表彰奖励,让“退居二线”干部有盼头,为“退居二线”干部发挥作用营造良好氛围。要加强社会舆论宣传,利用广播、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,宣传“退居二线”干部在岗位上表现突出的典型事迹,营造“退居二线”干部也可以大有所为的浓郁氛围,让“退居二线”干部有想头。要建立健全机制,对那些目标任务完成好表现突出的及时转任为同级领导职务,起到“提拔一个调动一片”的作用,让“退居二线”干部有奔头。
谢晓玲(弥渡县新街镇党委)
责任编辑:李敏